美国是基督教国家吗?

July 13, 2024

作者:史迪威(北卡三角区华人归正浸信会牧师)

写作日期:2024年7月13日

        美国是不是一个基督教国家?这要看怎么理解这个问题了。你如果认为“基督教国家”是指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如同穆斯林国家,朝鲜,中国那样搞得是神权政治,政府与某一意识形态紧密结合,必须得有特定的宗教信仰,才有资格在政府部门任职,国民也被要求像“教民”一样生活行事,整个国家如同一个大的“教会”,那么美国不是一个“基督教国家”。可如果说“基督教国家”是说美国的国家精神深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那么美国当然是一个基督教国家。只不过是现在正在越来越偏离基督教国家原先行驶的轨道。

 

       于1890年至1910年担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David J. Brewer曾经说,“In what sense can America be called a Christian nation? Not in the sense that Christianity is the established religion or that the people are in any manner compelled to support it. (译文:美国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被称为一个基督教国家?不是说基督教是国家官方认定的宗教,也不是说人们被以任何方式强制要求支持基督教。) ”那么从哪个角度可以说美国是基督教国家呢?David Brewer讲到,“America was ‘of all the nations in the world . . . most justly called a Christian nation’ because Christianity ‘has so largely shaped and molded it.’( 美国“在全世界所有国家中……最有资格被称为一个基督教国家”,因为基督教“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它”。)”

 

       我想今天大多数特别是外国人,一想到美国,还是会本能地,哪怕是模模糊糊地觉得,美国和基督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最近几年,我听到身边有一些从是历史,法律,政治等人文学科研究的学者,坚定地声称,美国不是一个基督教国家。他们认为,“美国是基督教国家”的说法,是当今美国的基督徒,为了推广基督教信仰,为了说服美国人重新好好地信耶稣,持守基督教的一套价值道德观念,编纂出来的:“你看,美国的传统就是信耶稣,所以你要遵循美国的传统,既然你生在美国,长在美国,你就该作基督徒。”

 

        由于我身边这种否认美国是基督教国家的声音越来越盛,一年多前,我还专门问过我的老师Dr. Heimbach。他以前是老布什总统的幕僚团成员,负责内政改革,他也参与过海湾战争的决策,他对美国联邦政府和国家智库的圈子比较熟。我问他说,“美国到底是不是一个基督教国家?怎么我身边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美国不是呢?您身边有没有人认为美国根本不是基督教国家?”他跟我说,“认为美国不是基督教国家的观点最近几十年才越来越盛行开来,传统上一直认为美国是基督教国家,这点没有被质疑过。只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排斥基督信仰,所以想要把基督教和美国剥离开来。”他说,“现如今,你如果在DC的政府圈子里面,引用乔治华盛顿的话,说华盛顿如何谈及宗教对于国家的重要性的话, 别人一定会对此不屑一顾,他们会认为华盛顿是两百多年前的人了,和今天有什么关系,而他关于宗教信仰方面的文字和发言,更是没人会当回事。”

 

      鉴于越来越多的人质疑基督教对美国,特别是对美国的建国,奠定国家根基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这篇文章会带领大家以一个独特的角度来看一看基督教文化对独立前,殖民地时期的美国影响有多深入,以此来让大家体会一下,在美国独立建国的时候,当时大致的文化面貌。

 

      首先,我要说明一下,做出一点更正。今天有不少力推美国是基督教国家的人,把当年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来到美国,开创感恩节,建立新国家,这种叙事理想化,浪漫主义化了。似乎美国就是这些人建立的,这些人的思想就等于美国的国家思想和精神,清教徒就是美国人,美国人就是清教徒。且不说,当年那批乘坐五月花号来美国的那批清教徒,不是最先到达美国的第一批定居者,他们那一船也不过几十个清教徒,这在当时美国的定居者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我们不能片面地说,这几十个人就塑造定型了美国的思想根基。最多只能说,因为基督教信仰在美国很盛行,美国曾经一度很推崇基督教信仰,清教徒精神,以至于人们高举清教徒建国的叙事。这就像在中国,中国政府反复讲“长征”的故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多么看重长征精神,想要在国民身上注入长征精神,长征的叙事奠定了中国政府的身份根基。但是我们不好说,最终达到陕北,还剩下的8000红军,在当时,就已经对全中国的国民性施加了全面影响。

 

        事实上,美国的立国者当中并不是所有人,或是绝大多数都是基督徒。当年搭建美国根基和政府架构的那批人中,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是基督徒,另一派则是启蒙运动影响很深,最多可以被称作是自然神论者的,非信徒派。但是奇妙的是,双方达成了一个重要的共识,虽然达成这项共识的思想路径有所不同。这个共识就是,宗教自由的原则。政府不要设立国家,把任何一个教派设立为官方宗教,但同时要积极鼓励宗教(在当时主要就是基督教)对国民进行道德建设。国民的道德素质对于民主国家的健康来说极为重要。就连格外强调政教分离原则的杰弗逊(注:杰弗逊不是基督徒,政府和宗教之间有一堵墙,这话就是从他来的),他也积极鼓励民众参与敬拜,他自己甚至以身作责,哪怕不信耶稣,主日也参加聚会活动。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一看,一直到建国之前,殖民地时期的美国,有多大程度受到基督教的影响。我先说结论吧。殖民地时期美国不是没有怎么受到基督教影响,而是受基督教影响过深,深到政教关系已经走向了不正常。政教合一,神权政治的味道过于浓重,幸好后来立国的时候被扳过来了。

 

       我们分几拨人来看。我们先来看新英格兰殖民地。

 

       首先是乘坐五月花号来到新英格兰地区的,最为世人所知的那批清教徒。当年有41民成年男子,一起签订了五月花号公约,在1620年11月11日,这日子也很好记,1620年的光棍节。这份公约,其实就是把教会公约延伸到了政府的领域。其中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感受一下。“Do by these Presents, solemnly and mutually, in the Presence of God and one another, covenant and combine ourselves together into a civil Body Politick (我们藉此庄严地并互相承诺,在上帝和彼此的见证下,立约并联合成一个民事政治体。) ”“在上帝和彼此的见证下立约”,这可是教会公约,教会成员共同立约,成为教会共同体的话。“并联合成一个民事政治体”,这是要组成一个自治的公民团体。看到没有,由教会语言向政府语言的过渡是如此丝滑。这批清教徒过惯了教会生活,现在要把教会生活的规矩应用到民事生活当中来了。

 

        另一批在新英格兰地区的清教徒是在波士顿湾附近定居的。这批清教徒才是把清教徒精神深深注入美国的一批。他们对美国的影响仅次于弗吉尼亚,不过他们比乘坐五月花号来的清教徒更加倾向于政教合一。在波士顿湾那块殖民地,清教徒的教会就是新英格兰地区的“国教”。他们要求政府支持公共敬拜,出手打压异端教训。教会和政府共用集会地点。政府行政官员和教会领袖往往是同一批人,甚至教会的会议记录和政府的会议记录,记在同一个本子上。没有教会会籍的人都不能享有完全的公民权,更别说在政府任职了。

 

         康涅狄格比波士顿湾那块地区自由开放一些,但在康涅狄格,英国公理会就是国“国教”,这批从英国国教脱离出来的基督徒,等到了新大陆,反过头来欺负英国国教徒了。

 

         我们再来单看弗吉尼亚殖民地。英国在美国建立的第一个永久居住点就在弗吉尼亚。圣公会(英国国教海外教会)基本上就是弗吉尼亚的官方教会。弗吉尼亚的定居者这样说到他们在弗吉尼亚建立居住点的目的,“that the true word, and service of God and Chrisitan faith be preached, planted and used not only within every of the said several colonies… (让上帝真实的话语、对上帝的事奉和基督教信仰不仅在各个殖民地中传扬、根植和应用…)”而弗吉尼亚的情形,后来在基本上在南北卡罗莱纳州,乔治亚州,马里兰州被复制。

 

        至于美国南方殖民地,虽然在那里,教会神职人员在政府的影响力没有新英格兰地区的那么大,但南方殖民地和英国国教的联系紧密。想一想英国当时的信仰状况,就大体知晓那方殖民地的信仰情形了。

 

        最后,我们看一下中部殖民地。这包括纽约,新泽西,特拉华,宾夕法尼亚,马里兰,卡罗莱纳州。这里虽然是各个教派和不同国家族群的大熔炉,也是美国殖民地时期最为讲究宗教自由的地方,但是主要人群还是信上帝,读圣经的人。贵格会占据宾州,马里兰最多的是天主教徒,然后是圣公会信徒。新泽西,人数最多的教派,依次是长老会,贵格会,圣公会。纽约主要是被荷兰改革宗和圣公会信徒占据。

 

        当美国独立前的殖民地时期,绝大多数定居者都是基督徒或天主教徒,当殖民地时期的美国在挣扎着追求宗教自由,不要因为人家不信基督教,不是官方教会的成员,就排挤人,而不是整天想着我得有个宗教信仰,我们就可知基督教对美国的影响了。

Give • 奉獻

各类文章 Miscellaneous Articles

By Diwei Shi November 8, 2024
经由Dr. Al Mohler’s the Briefing官方授权,北卡三角区华人归正浸信会对其文章进行翻译转载https://albertmohler.com/2024/11/08/briefing-11-8-24/(转发请保留出处) 
By Diwei Shi November 7, 2024
经由Dr. Al Mohler’s the Briefing官方授权,北卡三角区华人归正浸信会对其文章进行翻译转载https://albertmohler.com/2024/11/06/briefing-11-6-24/(转发请保留出处)
By Diwei Shi November 5, 2024
经由Dr. Al Mohler’s the Briefing官方授权,北卡三角区华人归正浸信会对其文章进行翻译转载https://albertmohler.com/2024/11/05/briefing-11-5-24/(转发请保留出处)
By Diwei Shi October 31, 2024
经由Dr. Al Mohler’s the Briefing官方授权,北卡三角区华人归正浸信会对其文章进行翻译转载https://albertmohler.com/2024/10/29/briefing-10-29-24/(转发请保留出处)
By Diwei Shi October 25, 2024
作者:史迪威(北卡三角区华人归正浸信会牧师) 经文:诗篇 131:2; 139:16; 约17:23; 罗11:33 写作日期:2024年10月25日
By Diwei Shi October 24, 2024
作者:史迪威(北卡三角区华人归正浸信会牧师) 经文:士1:20-21; 腓4:11; 羅12:2; 創41:51-52; 50:20 写作日期:2024年10月26日 
By Diwei Shi October 22, 2024
经由Dr. Al Mohler’s the Briefing官方授权,北卡三角区华人归正浸信会对其文章进行翻译转载https://albertmohler.com/2024/10/22/briefing-10-22-24/(转发请保留出处)
By Diwei Shi October 14, 2024
经文:罗13:4 作者:史迪威(北卡三角区华人归正浸信会牧师) 写作日期:2024年10月14日
By Diwei Shi October 12, 2024
经文:太28:19-20; 徒20:27 作者:史迪威(北卡三角区华人归正浸信会牧师) 写作日期:2024年10月12日
By Diwei Shi October 12, 2024
作者:史迪威(北卡三角区华人归正浸信会牧师) 写作日期:2024年10月12日
More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