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理论:从“正确的权力”到“权力即正义”
作者:史迪威(北卡三角区华人归正浸信会牧师)
写作日期:2024年8月6日

“批判性理论”,这个词无论你之前没有接触过,还是在无数的文章里,新闻上碰到过无数次,恐怕我们还是对其含义一头雾水。我们内心里还是本能地觉得这个词过于拗口,过于“学术化”。其实,无论你对这个词本身是陌生,还是熟悉,这套理论对于今天生活在西方世界的人来说,早已蔓延在我们四周,你一直在切身地接触它,呼吸着它散发出来的气息。
批判性理论,当然首先,更早,是在各个学术领域渗透的,诸如政治科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等等。但现如今,它已经从精英的学术界,自上而下蔓延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教育系统,到医疗系统,到政府,到商界,甚至在基督教神学界,它几乎无处不在。它也已经通过大众传媒,从束之高阁的学术领域,渗透进普通民众日常的生活,深深地影响了当今西方世界的大众文化。所以,我们几乎可以说,你如果不是思路清晰,立场坚定的基督徒,你如果没有任何传统的宗教信仰,你都在潜移默化地接受批判性理论的熏陶。或者说,你要知道今天西方文化的“主流”趋势,你就得弄清楚批判性理论。
批判性理论,很有趣,它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混合物。现代主义认为存在道德真理,而后现代是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这两种主义看上去彼此冲突矛盾,可它们偏偏就以看似无法共存的态势同时被批判性理论吸收。
批判性理论是后现代的产物。后现代不承认真理的存在,当然也否认支撑真理的,超越万有的上帝的存在。在这个前提立场的基础之上,不同形式的批判性理论,甭管是批判性种族理论,批判性性别理论,批判性教育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看见,那就是,如果上帝存在,上帝的话就是真理,真理本身是带着权柄的,我们所有人都要服从真理的,上帝的权柄。但是既然真理不存在,上帝不存在,那么谁要是说他的话就是真理,那么他就是想要操纵别人,话语权就是权力的象征。在传统西方社会,人人相信上帝,也都晓得上帝的权柄是正当的,我理当顺服神,但现如今,批判性理论认为,话语权意味权力,你膀子粗,你讲的话,制定的规则就是正确的,是所有人都要遵守的。所以我给这篇文章起名叫:从“正确的权力(上帝的权柄)”到“权力即正义”。
之所以说批判性理论又是现代的,那是因为它声称、觉得自己找到了“真理”。总的来说,批判性社会理论尝试去弄清楚,权力如何在社会中运作,来塑造、产生、并且持续巩固社会现存的不平等和不公正,以及为什么社会中有些人群拥有资源、财富、社会地位,以及拥有做出有意义的人生选择,甚至是多重选择的能力。而且当今的批判性社会理论绝不止步于进行理论分析,描述社会现状。它既然觉得自己找到了真理,那它进而,就会带着非常强的行动力,想要按照它的看见,来改造社会。
要想搞清楚批判性理论的具体主张是什么,我们先得聊一聊马克思的思想。当然,在这里,我们要说明,马克思主义虽然可以说是批判性理论的源头,对批判性理论有根基性的影响,但批判性理论却是一个思想大熔炉,有许多的,在不同国家,身处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学者,知识分子,都为批判性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支流。不过,了解批判性理论的根基,这对我们了解其主体思路,大有益处。
马克思首先把资本主义社会一分为二,分成富有的统治阶级,和贫穷的受压迫阶级,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无产阶级。当然马克思划分阶级主要是从经济层面出发。今天的批判性理论引入了划分阶级的不同维度,根据种族,性别,性取向,殖民和被殖民的状况,身体状况,等等,把社会分成统治阶层和受压迫阶层。第二,马克思认为某个社会的价值体系,道德观念,生活规范,礼仪,习俗,都是由统治阶级决定的,是统治阶级的观念。当然,这里的统治阶级,还是经济层面,富有的,掌握生产资料的阶级。第三,因为统治阶级掌控思想,无产阶级会被统治阶级“忽悠”,产生错误的意识,觉得自己不是被压迫的,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甚至天注定的。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会决定老百姓的思想意识。最后,马克思的目标就是解放受压迫的阶级。
当然,对于马克思来说,因为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社会的风尚,规范,价值观,道德,所以要革命的话,要解放被压迫的民众,得从颠覆原有的社会经济系统开始,通过改造经济结构,来改变文化习俗。
但是批判性理论与马克思理论不同,它是“倒立的”马克思理论,或者说它看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互动。也就是说,不单单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是上层建筑,社会的文化,宗教,思想,会作用于,乃至决定社会的权力和(经济)资源分配。所以,要改造西方社会,就得搞“文化大革命”,不再是搞经济层面的革命。
那么,哪些是西方文化的基石,是需要被“革”掉的呢?就是传统的家庭观念,私有财产权,原本的社会分层,资本主义的、从基督信仰衍生出来的,道德观念,如性伦理等。这些所有传统的一项项的文化规范,就如一张张的滤网,把人们筛成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看批判性社会理论,或当代批判性理论(Contemporary Critical Theory)的实际应用。看看它在不同的领域,是如何通过权力结构分布,通过压迫和被压迫的视角来看待一切的。
在法学领域,从事批判性法学研究的学者,他们反对、不认为,法律是以抽象的,普遍性的原则为基础的,他们认为法律是压迫的机制。法律是统治阶级用来证明其社会主导地位并延续其对社会控制、保持权力和特权的手段。
批判性种族理论是批判性法学研究的副产品,相当于是批判性法学研究在种族研究领域的应用。法律不仅仅是用来维持现状,维护统治阶级特权的,更准确的说,法律是用来维持种族压迫和被压迫的现状,维护某个种族的权力和特权的。
批判性性别理论认为,二元性别(性别二元论)不是现实,不是客观的真理,而是社会想象出来的画面,是用来压迫的工具。所以为了公平正义,要打破传统的性别观念。
批判性教育学是批判性社会理论的一部分。它关注的是教学的方法与实践。它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社会的运动。因为教育是一个权力的场所,它可以用来控制人、奴役人的思想,也可以用来解放受压迫的人。
批判性知识论认为,大叙述是由权力和社会关系塑造的。知识是与权力绑定在一起的,知识本身是权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每个特定的社会都由掌权者来决定什么才能被认为是真理,是当权者来出产被视为真理的话语,并提供区分真伪的评判机制。
在文化层面,批判性理论指出,不是只有钱财才是资本,还有非物质资本,比方说,文化。文化与权力之间是有联系的。文化资本包括习俗,价值观,规范,规则等。有更多社会文化资本的人就有更多的权力,来制定规则,塑造文化。你要先适应,学习,积累(某个圈子里的)文化资本,提高(圈内的)社会地位,才能有话语权,规则制定权。
批判性理论的关键问题在于,他们看价值观,习俗,文化,不是看对不对,因为他们本就不承认客观真理,客观道德秩序的存在;而是从权力分配,压迫和被压迫的视角去理解社会当前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的价值观,习俗。占主导的文化,思想,一定是统治阶级(或群体:性别群体,种族群体,性倾向群体等)制定的,要维护的,为的就是维护自身统治,也是统治阶级用来压迫别人的机制。
但是作为基督徒,我们不敢苟同。因为我们有上帝明确的启示。我们是以上帝的启示为标准,来判断某套价值体系,道德观念,教授的知识、政府权力的运作机制,无论它是不是主流,是否是正确的,是否符合上帝设置的标尺和秩序;我们也要根据上帝的启示不断“归正”,面对并且修正在现实的、罪人的世界中存在的罪恶和不完善。可我们不会单单因为某套规则、体系、或标准是人定的,是主导的,就去一股脑地否定它。